对外汉语专业,实际上现在应该叫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我习惯用老名字,约定早就俗成),按照华东师范大学张建民教授的看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是原来的对外汉语专业,恰恰是按照国家的要求,把原来三个专业合并成了一个,它们是对外汉语,还有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我们这里不去纠结名称问题,只是想说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对外汉语人才,说得简单一些,主要是做师资培养的。
究竟是不是坑,各位看官自己琢磨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状怎样呢?是否像某些网友所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个坑”呢?即使是坑,坑里的人有没有爬出来的可能,甚或爬出来后还可以圈地盖楼呢?我们有必要看一下这个专业在国内的开设的一些真实情况。
2012年底,我国共有342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在校生63933人(数据来自教育部高教司),同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与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专业合并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育部2013和2014两年新批备案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高校21所;截至2015年9月,全国开设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数量达363所。
2007年我国首批24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截止到2017年全国共有110多所院校拥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我们估计一下按照每所院校招40人计算,那么,专硕每年毕业生就是4万人。这样,我们得到一个大概的数字,每年本专业有10多万人需要饭碗。
那么,每年有多少来华留学生呢?按照201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44万!
有了老师,有了学生,就要看看,老师和学生的配比情况了。按照教育部2014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生师比为18。稍微解释一下,这个生师比通常认为和教学质量相关,欧美一些顶级高校能达到个位数,意思是多少个学生配一个专职教师,18意味着18个学生配1个专职教师。恕我孤陋,还未看到有关留学生教育生师比的要求,就我了解到的一些高校,通常500人左右留学生规模,专职教师在35人左右,生师比大概达到14。如果以此为参照的话,44万的留学生规模,需要教师3万人左右。但是据人民网2014年9月28日报道,在孔子学院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从2004年的近3000万人攀升至1亿人,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来算,需要师资750万人左右。
所以,这个专业究竟是不是坑,还是要看数据,当然,哪个数据更可信呢,您自己去判断吧,眼见为实的话,我只认为目前国内的留学生和教师的生师比在14左右是比较客观的,毕竟全世界的汉语学习数据还未见权威发布。
这个专业学点儿啥
大学里汉语国际教育系要么设置在文学院,要么设置在国际教育学院,但课程都差不多,除了所有专业都必须要学的那些公共课:政治、英语以外,对外汉语专业要学习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教学技巧、文学理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对比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礼仪修养、文化概论、修辞学等二三十门课程。这些课程全国的对外汉语系基本都差不多。区别于中文系的是: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对比语言学、教学法、教学技巧、礼仪修养和文化概论等是对外汉语系的特色专业课。当然,大学四年是不可能只学这么点儿课程的,还有二十门左右的选修课,这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情况,会略有不同,这里就不介绍了。
语言学理论:
这是一门理论课,实际上无论你用哪本教材,比如《语言学纲要》《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导论》《语言学基础理论》等等,说的都是一回事,都是普通语言学那回事。这门理论课通常大一就开了,但实际上大一开效果并不好,有的学校调整到大三,即学完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后,再反观理论,大一的时候,懵懵懂懂,再加上很多学校选择使用《语言学纲要》,并不附其他参考书目,学生很难理解。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学完理论课,除了背背概念,记记人名,别无他学,至于用它来指导实践,就更如登天。
关键词:索绪尔、形态、范畴、符号、能指、所指、洋泾浜……
现代汉语:
这门课通常选用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当然也有选择邵敬敏先生的《现代汉语通论》,邢福义先生的《现代汉语》、北大编的《现代汉语》。对于偏语言的学生的来说,这门课非常重要,语言本体的那些事,尤其是现代汉语本体的方方面面,你都会身临其境。这门课本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一个学年。主要涉及通论、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语用等等。
关键词:汉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
古代汉语:这门课主要涉及汉语的历史层面,有的学校还开设汉语史课程,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所用教材通常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有用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不管用谁的教材,基本都是王力先生的脉络,反正都是王先生学脉。
关键词:文选、音韵、训诂、文字、小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这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理论课,我们最早看的是吕必松先生讲义,现在学校通常用赵金铭先生或者陈昌来先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当然也有学校直接拿刘珣先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做教材的,主要讲授内容是学科性质、发展方向、教学流派、测试与评估、各个阶段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方法等等。
这个专业的就业率说实话还是蛮高的,有人说这个专业比传统文化比不过中文系,比外语比不过英语系,我倒觉得,你错了,很多高校意识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有意在传统文化上和中文系看齐,英语上向英语专业叫板,我经常和学生说,换一种眼光看待问题何如,你干嘛和中文系比传统文化啊,你和他pk英语;和英语专业的人,你pk传统文化,找工作你要懂得比较优势,和姚明比什么身高啊,比灵活度就完胜了。所以啊,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思维方式,不是专业。
也许每个人专业都存在人才过剩的问题,但只要你转变的快,能够适应这个社会,你就可以过得很滋润,举个简单例子,新媒体运营,首席内容官,这样的岗位应该匹配哪个专业呢,所以我说,读书要在图书馆,但眼界要在全世界。
当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种复合型人才,国家还是需要的,从学生就业的出口来看,基本上几条线:国家汉办选派国外的志愿者、赴国外企业从事汉语教学、本地中小学的国际部教师、本地高校的外聘专职教师(无编制)、本地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或英语教师、出版行业、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公司、与语言服务相关的公司、考取公务员、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新媒体行业、出国读书、考研和Gap
Year。目前这个专业的学生基本剩不下,无非是收入高低的问题。当然,对此问题,我主张要给毕业生要给自己设置一个高门槛,起点高,以后的发展才不可限量。就业,可以先从小白做起,只不过这个小白尽量出身要高贵一些。同时,你也要深刻认知,从一而终,一个行业做到死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跳槽会成为常态。
同学,不管你读哪个专业,都可能有属于你的春天,因为哪个专业都有一群阳光的人,自己放射着光芒也感染着小伙伴。
同学,不管你读哪个专业,都可能会“冷苦到底”,因为哪个专业都有一群套子里的人,永远把自己封闭起来,影响着自己也干扰着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