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客服热线:0755-83256009
首页
对外汉语教师证
IPA
汉办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
新闻报道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汉语教师进修
国内培训基地
海外培训基地
国际交流
国内院校
海外院校
合作项目
国内招聘
义工支教
海外就业
国际语言培训
HSK
中文学习
高考日语班
西班语培训
法语培训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新闻报道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联系我们
官方授权-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认证-汉大国际中文
电 话:0755-83256009
联系人:马老师
Email :service@52chinese.cn
马老师二维码
温妮老师二维码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报道
>
协会动态
把汉语变成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
中国教育科学核心成果报告
一、摆在家门口的难题:
百年以来,“识字难”就是中国教育的“拦路虎”,全球兴起汉语热后,它又成了国际中文教学的最大障碍。如何缩短识字的过程已经为中国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1.全球汉语 同此凉热:21 世纪中国经济腾飞,全球兴起了汉语热。这给汉语言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千年等一回”的机遇。但与此同时, “识字难”也成了世界中文教学的最大障碍。华裔学中文,十年还不能读书看报。外国人学汉语,一边报名的排队,一边退学的排队,很少人能坚持学到最后。国际汉语正经受着“热”与“冷”的考验。
2.汉语难学 举世公认2007 年,美国调查报告显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有五种,不幸,汉语就是其中一种。
汉语难学,其实是汉字难认。“识字难”已成为名符其实世界性难题。
3.中国政府的难言之隐:许多国家希望中国政府能提供一套快速高效的中文教学方法,他们哪里知道,“识字难”也是中国教育的“拦路虎”,近百年来众多专家对此都束手无策。
4.痛下决心解决识字难题:
为解海内外需求的燃眉之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联合郑州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承接了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文化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研究及创新实践(FHB011186),企冀从数千年的汉字传承中找到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学届泰斗开出的妙方:
周有光先生是唯一在世的《汉语拼音方案》制定者, 他不推荐用拼音的方法学中文,却建议用《千字文》的方法学中文,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1.欲说还休话拼音全世界都在用拼音的方法教中文。教育部语用所请教唯一在世的《汉语拼音方案》制定者,语言学届泰斗周有光先生,希望先生能指出一条利用拼音快学中文的捷径。
2.周先生建议编写“基础华文”周先生以百年人生的阅历给国家提出一条建议,希望有人能用 800 个高频字,按照《千字文》的方法编写一部
“基础华文”供海外 5000 万侨胞使用。这一建议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语言文字应用》上,当年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应。
3.课题组何去何从?
按照周老的建议开展课题研究,势必把拼音教学放到次要的位置。反之,若按照拼音教学的方向研究课题,周老的建议将会被搁置。更重要的是,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拼音并不帮助识字。
何去何从?课题组犹豫不决。
三、难以置信的心理学实验
为了科学地确定研究方向,国家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社会主流的识字方法中,几乎没有一种是科学的。
1.拼音的尴尬:新加坡 10 名被试,拼音极好却识字很差;相反,北京
10 名被试,拼音一般却识字极好。实验表明,拼音和识字并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拼音培养了拼读字母的能力,汉字培养了认读图形的能力,两种能力并不交集。
2.看图并不能识字全世界都流行看图识字的方法,可实验表明,图是强调明暗色彩的画,字是强调轮廓结构的形,两者放在一起,图画对字形造成的干扰度高达 90以上。结论:识字时不要看画。识字以后,再用图画帮助释义。
3.构字之法并非识字之法我们常用“山像山,水像水,火像火”来教识字。实验结果表明,没学过汉字的外国人,没有一个能看出字形与图形的关系。结论:汉字早已从象形文字演变为符号 文字。历史上用“六书”的方法讲字,却不用它识字。现实中,象形识字也不具有操作性,因为除了 10的独体字外, 90以上的合体字是无法用象形示意的。
4.“字族识字”是造成错字和别字的主因学了“方”字,带出“ 放 访 仿 彷房”等一个方字的家族,这种方法叫“字族识字”法,它是我国北派理论主要的识字方法。但实验表明,这种形近字或音近字正是造成学生错字和别字的原因,因此是不科学的。
5.随文识字高耗低能随文识字,也称分散识字,是我国南派理论主要的识字方法,流行国内外。现在的中文教材几乎都是用这种方法编写的。
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传承于英语。
英语是一次构词,这决定了教学的起点在词上。因为一次构词的单词量极大,常用词也在一万以上,所以英语只好采用随文识字(词)的方法。
汉语则不同。汉语是一次构字,二次构词,起点在字上。常用字只有二千多个,常用词却有二三万。如果把重心放在词上, 就会把学习量扩大十几倍。
语文课本 12 册,用 3 千字选出 30 万字的课文,把学习量放大了 100 倍。心理学告诉我们:10-15 倍为有效重复,超出的都是无效重复,按此推算,小语课文 85属于无效重复。这简直中文教学造成一场灾难。
四、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
实验结果令课题组清醒了许多,他们认识到学汉字和学拼音不是简单的方法冲突,而是两个语言体系和两种语言规律的冲突。只有冲破这个樊篱,中文教学才能从理论上归位,闯出一条路来。
1.第一个“分级中文”体系中文从来没有分级教学的概念。课题组第一次根据“字本位”理论,对汉字和汉字应用进行分级。
首先,按语文字频把 3072 个常用字分为 12 级,每级
256 个汉字。
其次,以同级汉字为标准,对词、语、句、话、文、写、作 7 个应用领域进行分级。
最后,在分级的基础上建立教学标准。
中文分级的意义,在于它把教学内容固定化和程序化,从技术上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统一。
2.第一次中文教学建模为了保证教学体系的量化,课题组以 16 字为一个“字本位”矩阵。3072 个汉字组成了 192 个矩阵。每个矩阵对应韵文、词汇、语块、句型、会话、阅读、书写和作文 8
个向量域,共形成 1536 个向量模块。
上述向量块按层积原理搭建起来,这就在科学的意义上构建出第一个中文教学的数理模型。
数理模型的建立为组合教学法奠定了基础。
3.第一部“字本位”教材
“中文分级”的关键在于对汉字的分级。汉字分级的关键不是“统计字频”,而是“语文字频”。“语文字频”考虑的是教学因素而不是统计因素。比如“一”的统 计字频是第 2 位,“七”是第 630 位。教学时,两个字是同时进行的。又比如“吗”是第 1252 位,但在语言教学中,它至少排在 50 位之前。
所以,课题组要按照先语言、后阅读、再作文的顺序编出一部类似《千字文》的现代字书。它要集正音、识 字、组词、造句、习韵、学知于一体,汉字不仅要分级, 更要能成文诵读,不仅要四字一句,更要八字一韵。显 然,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语言工程。
高难度的创作,才能换来高效率的学习。第一部“字本位”教材——《韵文识字》,足足花了课题组 3 年时间。
4.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
从辛亥革命开始,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就没有停止过。一百多年过去了,教学质量不升反降,“少慢差费,高耗低能”已经从病态变为常态,长期以来为业界人士所诟病。
课题组站在“字本位”的制高点上,从理论突破到体系突破,从教材突破到方法突破,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颠覆性革命和跨越式发展。
十几年时间,数十万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套教材和教法把识字的速度提高了 10-15 倍,6 岁儿童 5 个月能达到 6 年级的识字量;词汇、语汇量迅速增加;小 学 3 年完成初中 9 年的阅读量;语文课时缩短 2/3;普通话水平直线上升;知识积累加快,智力水平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大幅增强。它使我国小语教改取得了有史以来的重大突破。
五、汉字学习的策略
1.要高效不要低耗
2.要集中不要分散
3.要快速不要慢速
4.要趣味不要单调
六、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保华语文快速教学法的成功,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从 2000 年 11 月到 2013 年 9 月,海内外上百家的报纸、电视和网络跟踪报道。美国、加拿大、俄 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芬兰、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日本、韩国、智利等 15 个国家开展同步教学。保华语文快速教学法已成为海外华文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点击次数:
2101
更新时间:2019-09-26 18:45 【
打印此页
】 【
关闭
】
上一条: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下一条:《关于国际汉语教学的相关问题与答案》